第610章 拐子马 (第1/3页)
张宪和朱武把兵马横在忻州西北侧的要道之上,这里是北去府麟,南下太原的必经之路。
大批军马必走这里,骑兵更是非此地不能行,这一线南北通途,纵横捭往,惟过此地,别无他选。
忻州并无金兵把守,在抢掠了一番,刮地三尺后,被直接放弃,毕竟女真人少,沿途城池全部占下根本不可能。
这也是原本二围东京,最后女真却没占据开封,反而押着无数钱货人口,回归北地的最主要原因。
此刻忻州几近空城,除了些实在无处可去,身体有疾有残的,都早便跑掉。
拐子马并非轻骑,也不是重骑,而是中骑兵,拐子马没有完整的具装,只有人身着甲,马身却是除了马眼和马肚之外,没有别的防护。
徐宁这时带军直奔石州,石州在河东路西部,与府麟二州还有太原形成一个三角形位势,折家人之前从府州一路败退,最后于石州停下。
正常来说,普通骑兵为了追求灵活方便和来去如风的速度,都是好穿皮甲的,赵柽改装自家轻骑也不过是在皮甲外面要害处,镶嵌些铁皮钢片,并非全身铠。
女真并没有去攻打石州,边境诸城皆下后,而是从忻州向南面直扑太原,这才让折家有了喘息之机。
晋宁军在石州再偏西一些的位置,两者相距不是太远,但两家并未合兵,而是在各干各的。
辛兴宗的两个弟弟也都死在战场,不过种师中、折彦质回来,三大将门和别家一些青壮,也跑回来部分,不像东路,只看到种彦崇和吴玠。
多出来的七八十斤,其实对骑兵来说算不得什么,毕竟不像重甲那般,一下多了好几百斤的重量,中骑兵只要挑选一些稍好的战马,就能多承受这些如轻骑一般速度。
这是最快的一条道,倘若往西走晋宁军和石州,那么会远一半不止,而且那两地此刻宋军占据,也会阻挠,说不得耽误多少时间。
赵柽听完三百里斥候的报告,不由双眉扬了扬。
这时候探马回来禀报,说忻州十里外旌旗招展,又有锣鼓喧天,似是一支宋兵挡住去路。
所谓疑兵,就是不知何来,不知何去,不知何为。
难道这种中型骑兵也已经出来了吗?
赵柽双眼眯起,记忆里拐子马是作为铁浮屠专属护翼兵的存在,在铁浮屠冲锋之时,拐子马保护其左右翼方位。
多数跑去了太原暂避,少数去往他乡。
燕云十六州未复之前,道君皇帝就想好将其分为两路,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伴随着两路的设立,无数官缺生了出来。
种师中从燕地带回七八千人马,不时骚扰麟州一带,折可求则是反攻了府州数次,但尽皆失败。
这其实一方面证明了与女真军实力相差太多,一方面也是当初夹辽时想要争功的恶果。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赵柽自嘲地摇了摇头。
他立刻把这阵法说来与朱武参详,朱武仔细闻听后大喜,言道自家也有一座仿佛类似的,彼此相像,果真是大道同归。
原来竟是于太原城百里境内发现不少女真疑兵。
随后他带人出城,本想汇聚西面麟州的拔离速,毕竟此刻兵马少数,只有五千,但是沉吟之后觉得兵贵神速,都是骑军,还是越快越好,即便遇到游散在外的宋兵,也能碾压过去,哪怕折可求过来拦截,也根本不是他对手,退一万步来讲,哪怕不想打,他这边马快,绕走还是可以做到。
至于西路军的将领死伤情况也很惨重,但却比东路军强些,姚古、杨可世、杨惟忠、和诜、王渊、焦安节、刘光国、曲奇、冀景、王育、吴子厚等等许多帅将皆战死。
大宋边路任职,光靠背景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军功,就算折、种、姚三家也是一样,没有军功是不可能出人头地,所以对辽之战开始之前,大批将门子弟进入军内,燕云十六州下后,很多也确实获得了官职。
念虑至此,便不再等候拔离速,直接启程顺路南下,奔赴忻州。
就象铁鹞子和横山步跋子的关系,可谁想到这两者竟然分开了,一个归完颜宗弼使用,一个归了完颜宗翰。
折家之前接纳了一部分从燕地败回的西军,燕地西路军并不像东路最后只余两万多人,被种彦崇和吴玠带回,而是分成了几部分,大抵没死的都陆陆续续跑了回来。
这种中骑兵的设计十分具有针对性,那就是奔着克制轻骑去的,而且也能给重甲护卫。
其中投奔麟州府州的有,投奔其它州的也有,投奔太原的则最多,数量近万。
在拐子马之下,他改装的那种轻骑兵,再无一丝优势可言,人马又少于对方,就要想别的办法破敌,而不是一门心思的与对方硬撞……
除此还有几条大河,又有汾水系又有滹沱河,而忻州城北十里不但是要道,更是险道。
至于往东走代州那边,那就不止远一半,甚至要多走成倍的道路,并没有必要。
可斥候却说女真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