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九十八章 酆都 (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清楚记得,很久以前,伽蓝寺乃是冥河域的顶级道统,以扫荡天下妖邪为己任,有匡扶苍生之宏愿。</br></br> 并且,传闻中当初毁掉伽蓝寺的,正是来自枉死城中的诡异力量!</br></br> 可如今,伽蓝寺的护教长老,却成了冥王信众,这转变就太大了。</br></br> 幽雪心中也一震。</br></br> 按布袍男子的话说,这玄冥神庭,果然和那被困在枉死城中的冥王有关!</br></br> 这也正好印证了苏奕之前的推断,玄冥神庭这个最近一段时间,才在世间崛起的庞然大物,背后站着的实则是“冥王”!</br></br> “说来复杂,实则简单,他叛变了。”</br></br> 布袍男子神色平静道,“当年,伽蓝寺遭逢灭顶之灾之前,门中的一众皇境佛主,曾联袂杀入枉死城,结果无一归还。一部分佛主赴死而战,不幸罹难,法身被炼化为孽魔鬼僧。”</br></br> “一部分佛主则选择了背叛,成为冥王门徒。”</br></br> “之前的黑衣老僧,佛号‘苦柳’,如今则是玄冥神庭的大祭司‘释厄僧’。”</br></br> 苏奕不由挑眉,“要让道心坚毅的佛修叛变,这可是千难万难的事情,这‘冥王’真有如此大能耐?”</br></br> 布袍男子微微摇头,道:“不清楚,但我揣测,这应该和‘宿命之轮’分不开干系。”</br></br> 宿命之轮!</br></br> 苏奕隐隐有些明白了。</br></br> 传闻中,亘古时期的冥王,掌握着九件禁忌般的神器,被称作是冥王九禁。</br></br> 其中有一件神器,形似神轮,外刻六道秘图,内印九幽之相,被称作是宿命之轮。</br></br> 据说此宝可未卜先知、可碾碎过往因果、也可化解今世灾厄,神秘而强大。</br></br> 当初在紫罗城,苏奕凭借前世道行击杀九幽冥鸦时,就被后者凭借一股“宿命之轮”的力量逃出生天。</br></br> 想了想,苏奕再问:“这妖僧来找你做什么?”</br></br> 布袍男子拿起酒坛,为苏奕和自己斟了一杯酒,这才说道:“玄冥神庭正在谋划着一桩大事,试图从枉死城内救出被困的冥王。”</br></br> 苏奕顿时明白了,道:“他们想让你搬走那块墓碑?”</br></br> 布袍男子点头:“不错,只要那块镇压在枉死城大门前的墓碑犹在,古来至今的岁月中,被困在枉死城内各大禁忌之地内的恐怖邪灵,就很难从中脱困。”</br></br> 顿了顿,他继续道:“而他们已经清楚,我有能耐搬走这块墓碑。”</br></br> 说到这,布袍男子想起什么,道:“前不久的万灯节之夜,在紫罗城中击溃九幽冥鸦的人,应该就是道友吧?”</br></br> 苏奕笑了笑,没有否认。</br></br> 布袍男子道:“那小乌鸦试图抢夺崔家的镇族神器‘判官笔’,用此宝来改变枉死城中的本源规则,从而达到让冥王脱困的目的,可惜,最终功亏一篑。”</br></br> 苏奕道:“所以,他们又打上了你的主意,试图让你去搬走那块墓碑。”</br></br> 布袍男子道:“我没有答应。”</br></br> 苏奕若有所思,“他们应该不会就这般放弃了。”</br></br> “不错。”</br></br> 布袍男子点了点头,他那不苟言笑的冷峻脸庞上,眉头皱起,道,“不过,他们已经知道,过往岁月中,我为何会一直镇守于此地的原因。”</br></br> 苏奕眼眸微眯,道:“他们拿你当初立下的誓言来威胁你?”</br></br> 布袍男子神色平静道:“现在他们还不敢这么做,因为他们清楚,若惹恼了我,后果会有多严重。但以后……就不见得了。”</br></br> 苏奕不由一声轻叹。</br></br> 这世上几乎很少人知道,在亘古时期,天雪城还有另一个名字:</br></br> 酆都!</br></br> 阴曹地府的核心重地之一!</br></br> 而这铁匠铺的布袍男子,还有另一个身份,“酆都守夜人”!</br></br> 虽然,早在亘古时期,阴曹地府这个庞然大物已经覆灭,到如今,酆都也变成了眼前这繁华如水的天雪城。</br></br> 可布袍男子这一脉,一直还在默默守护着此城。</br></br> 不夸张的说,过往岁月中,若不是有布袍男子坐镇,天雪城怕是早已被从世间抹去。</br></br> 按照守夜人一脉的规矩,每一代守夜人,皆需要立誓镇守天雪城六万年。</br></br>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br></br> 这是每个守夜人的大道誓言。</br></br> 若玄冥神庭用毁掉天雪城这个方式来威胁布袍男子,这麻烦就大了。</br></br> 不过,苏奕也清楚,凭布袍男子的道行,玄冥神庭若真这么做,那等后果,也不是玄冥神庭可以承受的。</br></br> 甚至不夸张的说,若非受制于曾立下的大道誓言,以布袍男子的实力,这幽冥天下,怕是没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