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千二百九十五章 一模一样 (第1/2页)

加入书签

整个云池界,是一个圆环的形状,中间的空心位置,是一个面积巨大无比的黑洞,也就是被地尊亲自出手遮掩住的浩瀚云池。</br> 曾经也有一些强者,尝试着想要不通过传送阵,单凭自己的神识,突破地尊的遮掩,看到云池,但却无人能够成功。</br> 然而现在,但凡是身在云池界内的修士,不管是处于什么位置,只要将目光看往云池的方向,都是已经能够看到,有着隐隐的白色云朵,以及其内闪烁着的雷霆,显露而出。</br> 如果有人能够站在云池界外,居高临下看去的话,看的会更加仔细清楚,就好像是有着一只大手,正在将中间那个黑洞的边缘部分给一点点的抹去,显露出了真正的云池。</br> “轰隆隆!”</br> 紧接着,惊天动地的雷鸣之声从云池深处传出,连绵不绝,仿佛永远不会消失一般。</br> 云池开始不听的震动,更是有着一团团的云朵,从边缘之处涌出,如同滚滚洪流,涌向了整个云池界。</br> 如此惊人的变化,让云池界内的修士完全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br> 有人忍不住开口道:“云池要崩溃了吗?”</br> “还是说,地尊亲自进入了云池之中?”</br> 而在通往云池的一处入口,聚集在这里的数十万名修士,除了面露震惊之外,更是有人不断的将目光看向站在他们最前方的一名中年大汉!</br> 这位大汉,自然就是云池商会的会长,池重九!</br> 云池界其他地方的修士,或许认为云池的变化,有可能是源于地尊亲自踏入了云池。</br> 毕竟,换成其他人,根本不可能抹掉地尊对于云池的遮掩。</br> 但是,唯有聚集在这处入口的修士们知道,云池的变化,应该是来自于那位方骏!</br> 从方骏进入云池,到现在为止,已经快要满三十天。</br> 而在这个时候,云池突然发出这么大的变化,只能是来自于方骏。</br> 因此,他们都想要看看,同样在这里等了方骏快三十天,准备杀了方骏的池重九的反应。</br> 此刻的池重九,虽然贵为真阶大帝,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是比其他人好不了多少。</br> 虽然他不愿相信,这云池的变化是来自于姜云,但是却又不能不信!</br> 而能够让云池发生这样惊人的变化,连地尊亲手布下的遮掩都能抹去,那这姜云的实力,又到底有多强?</br> 在等待的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池重九出手搜了自己几名手下的魂,一次次的观看着姜云摧毁云池商会,杀死总管的过程,推测着姜云的大致实力。</br> 他最终得出的结论,姜云的修为境界应该没有达到真阶,最多就是极阶中的巅峰。</br> 之所以姜云能够轻松的杀了总管,是因为姜云不但同样修行的是空间之力和血之力,而且要比总管更加精通熟练。</br> 至于姜云最后施展的血洗苍穹之术,为池重九看来,就是姜云的大帝法。</br> 总之,判断出姜云的大致修为境界之后,池重九的心中大定。</br> 只要姜云不是真阶大帝,那实力再强,也不可能越过极阶和真阶之间那不可逾越的实力鸿沟。</br> 然而现在,云池的变化,却是让池重九觉得自己恐怕是判断错了姜云的修为境界。</br> 姜云,极有可能是和自己一样的真阶大帝。</br> 同为真阶,没有了境界的鸿沟,池重九自然也就没有了必胜的信心。</br> 以至于这个时候的他,都有了想要转身离开,不再继续等姜云出来的想法。</br>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一旦离开,那等待自己的,就不仅仅是被废掉云池商会会长的身份那么简单了。</br> 以地尊的性格,对于手下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是绝对不会容忍的。</br> 因此,池重九只能继续等待着。</br> 同时,他也是再次取出了传讯玉简,不断的尝试联络着丰庆!</br> 唯有丰庆和他联手,才能稳赢姜云!</br> 只可惜,丰庆根本就没有收到池重九的传讯。</br> 他身在云池深处,感应到的云池变化,要比其他人更加清楚。</br> 并非是整个云池在震动,而仅仅只是云池最深处的那片区域所传出的震动。</br> 而那片区域,被他称之为云核,是整个云池的核心。</br> 他是不敢进入云核的,哪怕只是靠近,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br> 在他的记忆之中,应该只有三尊进入过云核。</br> 不过,他也知道,云核的震动,并非是因为三尊之中,有人进入了其内,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人。</br> 一个他根本不知道名字和身份的人。</br> 但是,因为这个人的到来,有人让他封锁了整个云池界!</br> 原本他是想不通其中的原因,可是现在却是隐隐有些明白了。</br> 对方不但深入到了云核之中去感悟雷之规则,而且此刻更是不知道做了什么,竟然引得云核发出震动。</br> 丰庆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人能够引起云核的震动,反正在他的记忆之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br> 这震动,自然就是来源于姜云。</br> 只不过,姜云自己并不知晓!</br> 就在云核传出震动之前,这里的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