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千二百六十二章 一只火凤 (第1/2页)

加入书签

原本,姜云对这盏十血灯已经是不抱什么想法了。</br> 但是现在那张面孔的态度,以及此刻自身的处境,却是让姜云又改变了主意。</br> 既然器灵给了自己机会,那为什么不试试看,将十血灯给抢过来!</br> 反正,这本就是叶东前辈送给自己的!</br> 器灵平静的道:“别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br> “十种术法攻击,并没有先后高低之分,所以,你自然也无需按照层数的顺序去依次进行挑战。”</br> 姜云眼睛顿时一亮道:“也就是说,我可以自行选择,去接受哪种术法攻击?”</br> “不是,你会随机被送往任何一层!”</br> “当年的他,也是如此!”</br> 在姜云的哭笑不得之中,他能够感觉的到,身周的空间开始慢慢黯淡了下去。</br> 而四方城中,近百万围观修士,在久等之下,忍不出传出了阵阵的议论之声。</br> “这场考验,到底要持续到什么时候?”</br> “这都多久了还没有动静,应该是考验已经结束了吧!”</br> “如果结束,那怎么不见里面的那个修士出来,不见萧族的人出来宣布此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客卿?”</br> “现在别说萧族了,这所谓的考验出现了这么多的变化,应该连四大种族的人全部惊动了才对。”</br> “可是现在,四大种族却是一个人都没有出现!”</br> 到此为止,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这次针对客卿的考验,处处都透着古怪。</br> 可最古怪的事情,就是四大种族的人竟然全都销声匿迹了一般,不闻不问,没有一个人现身来说明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br> 他们哪里知道,四大种族的人虽然没有出现在四方城内,但是有不少人却同样正在关注着姜云。</br> 只不过,他们是位于四合星上方的更高的重天之内,外人根本无法看到而已。</br> 四合星,总共分为六重天。</br> 除去第一重天的四方城外,上面五重天就分别属于一掌的五大种族所有,是他们真正的族地所在。</br> 按照手指的顺序,大拇指对应的隐秀族,处于最高的第六重天。</br> 接下来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则是依次占据了第五到第二重天。</br> 别说外界无法看到每一重天内的情形了,就算是各个种族彼此之间,也无法看到其他重天内的情形。</br> 毕竟,他们虽然组合成了一掌,但每个种族都是独立存在,有着各自的族人和秘密,不可能大家真的就没有任何隔阂的生活在一起。</br> 每一座四重天内,都屹立着一根巨大无比,顶天立地的柱子。</br> 柱子是通体白色,最顶端更是有着一团火焰熊熊燃烧,常年不灭。</br> 说这是一根柱子,但其实更像是一根蜡烛。</br> 而对于四大种族的绝大族人来说,也根本都不知道这到底是蜡烛,还是柱子,更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br> 他们只知道,这根蜡烛的内部,就是对应着四大种族提供给其他修士考验的空间。</br> 自然,他们根据自身的修为境界,同样也会进入到其内,去试试看能否通过这些考验,算是他们对于自身实力的一种检查。</br> 而蜡烛的表面,还可以显现出空间内的情形。</br> 像其他修士参加考验的过程,四大种族有时候就会特意展现出来,供族人们观摩和学习。</br> 但一般都是针对本源境以上的考验,才会展现出来。</br> 至尊境的考验,因为不准参加者主动动手,只能被动接受弓箭的攻击,所以看了意义不大。</br> 姜云的考验过程,按理是不会公开展示出来的。</br> 然而就在刚刚,这根蜡烛的表面,却是突然清楚的显现出了姜云,以及他所在空间内的情形。</br> 这让四大种族的族人都是有些好奇,所以也围聚了一群人,正在观看。</br> 像抓走东方博的萧风铃,就在灵动族内的那根蜡烛之旁,盯着姜云。</br> 当然,他们看到的情形和四方城内看到的一样。</br> 他们也看不到那张面孔,看不到姜云抬头看天的举动。</br> 在他们的眼中,姜云就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br> 这样的画面,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没有任何的吸引力。</br> 就在他们逐渐失去了耐心,准备离开的时候,蜡烛表面,那始终如同静止般的画面终于开始有变化出现。</br> 伴随着一阵涟漪,从画面中心出现,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也让姜云的身形,变得仿若破碎一般。</br> 等到涟漪散去,画面恢复了平静,姜云似乎是依然站在原地,但是他身周的虚无,却是赫然已经发生了变化。</br> 这也就代表着,他已经离开了原先的空间,置身在了另外一个不同的空间当中。</br> 姜云的身周,不再是空无一物的虚无,而是站在了一片火海之中。</br> 火海的面积,极为的辽阔,一眼都看不到尽头。</br> 姜云的身影在火海之中毫不起眼,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火焰给吞噬淹没。</br> 这一幕,自然也是被四方城外的诸多修士看的清清楚楚。</br> 但同样,他们心中更多的还是迷茫。</br> 他们完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