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王不见王 (第1/2页)

加入书签

小兽和太央,在这十年的时间里面,已经是越玩越疯,胆子也是越来越大,毕竟这里没有能够伤害它们的存在。</br> 以前他们离开姜云的身边,最多几天就会回来,但是现在经常一离开就是几个月的时间。</br> 虽然姜云从来没有问过它们到底去了哪里,也早就习惯了它们的离开,但是每次它们离开,姜云都仍然不免会有一丝担心。</br> 牢牢计算着它们离开的时间,直到它们平安归来才能彻底放心。</br> 这种情况下的姜云,都觉得自己似乎真的是变成了一位老人,牵挂着离家的孩子一样。</br> 而这一次,两只小兽离开已经有了九个月之久,也是它们离开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这让姜云实在是有点坐不住了。</br> 可是,他现在的状态不容他离开!</br> 对于修士,尤其是到了道性境的修士来说,十年的时间,如果只是正常的修炼的话,恐怕都难以提升哪怕一个境界。</br> 可是姜云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却是硬生生的靠着大量高级妖丹的帮助,将自己的境界提升到了道性境的巅峰!</br> 十年的时间,他的身体更是被重力摧毁了超过三十次。</br> 而在这样堪称变态的淬炼之下,自然也让他的肉身变得更为的强悍。</br> 从最开始的时候,身体几天就会被重力完全摧毁一次,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才会被摧毁一次!</br> 虽然这样仍旧没有能够破开爷爷留下的封印,但是封印之力却也已经越来越淡。</br> 尤其是现在,姜云有着强烈的感觉,如果自己的身体这次再被摧毁一遍,那么就有极大的可能,将会彻底的破开爷爷留下的转世封印。</br> 而此时此刻,他的身体已经被撕裂的差不多了,最多再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能结束。</br> 另外,他根本不知道两兽到底去了哪里,即便有心想要寻找,也是无从找起。</br> 再加上,姜云和小兽的生命,在某种程度上是紧密相连的。</br> 如果小兽真的遇到了生命危险,那么姜云必然会有所感应,可是姜云却并没有察觉到丝毫的危险。</br> 因此,虽然心中着急,但姜云也只能摇了摇头,重新闭上了眼睛,继续耐心的等待着两兽的归来。</br> 很快,又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姜云的身体已经再一次的被重力撕裂到了极致。</br> 可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道急促的嘶鸣之声传来,一道黑光却是划破了黑暗,出现在了姜云的面前。</br> 姜云蓦然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神色带着惊慌的太央,目光一扫太央的身后,却并没有看见小兽的影子,顿时让他意识到,真的出事了。</br> 虽然太央对于小兽始终都有着畏惧,但是十年的时间里,两兽一起疯玩,却是让它们早就成为了好朋友。</br> 小兽也是将太央的身体当成了自己的窝一样,不管去哪里,向来都是同去同回,从来没有分开过。</br> 而十个月之前,两兽一起离开,如今却只有太央独自回来,神色惊慌,姜云根本想都不用就想就知道必然是出事了。</br> 因此,他也顾不上自己已经被撕裂到了最后关头的身体,顾不上体内一阵阵剧烈的痛楚,直接站起身来,纵身跳上了太央的背上道:“带我去!”</br> 小兽如果有了什么意外,姜云绝对会疯掉,所以姜云根本都来不及去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小兽的身边。</br> 太央也知道情况紧急,所以同样来不及休息,再次撒开了四蹄,冲向了黑暗深处。</br> 骑在太央的身上,姜云这才以神识问道:“发生了什么事?”</br> 如今的太央,也不再是当初五级区域的妖兽之王了。</br> 这十年里,它吃下的妖丹数量比起姜云来只多不少,让它的实力也有着极大的提升。</br> 虽然还比不上卫九那些妖兽,但也足够强大,甚至能够和姜云以神识进行简单的交流。</br> 随着姜云的询问,太央也立刻着急的讲述起了它们的经历。</br> 原来,它们在几年之前,无意之中发现了又一处如同通道一样的入口,便好奇的进入其内。</br> 而在其内,赫然有着一个世界!</br> 这对于两兽来说,简直就是发现了一片新天地,更是将那里当成了它们的乐园,在那里玩的不亦乐乎,流连忘返。</br> 不过,因为在那个世界之内,它们发现了似乎有人类存在的痕迹,而姜云也是严格禁止它们靠近人类修士,它们担心一旦让姜云知道可就不准它们再去,所以并没有将此事告诉姜云。</br> 每隔一段时间,必然就要去那里玩上一阵子。</br> 十个月之前,它们又悄悄的前往了那个世界,可是没想到,这次却是出了事!</br> 那个世界之中,竟然也有着大量的妖兽。</br> 而且,它们虽然也畏惧小兽,但是却畏惧的有限,甚至敢于对两只小兽发动攻击。</br> 如果失去了对妖兽与生俱来的威慑之力,那凭借着小兽真正的实力,想要抗衡大量高级妖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br> 哪怕加上太央也是无济于事。</br> 好在,这群妖兽对于小兽和太央似乎也并不是真的赶尽杀绝,仅仅只是将它们给包围了起来,困在了某个地方,不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