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千二百九十六章 至少百位 (第1/2页)

加入书签

如今的薛景隆,对于姜云已经是心服口服,再加上连命都已经被姜云牢牢的握在手中,所以也是彻底的放弃了逃走和反抗的想法。</br> 面对姜云的询问,薛景隆也是没有隐瞒,开始将自己知道的关于藏老会的所有情况,讲述了出来。</br> “首先说明,我所知道的藏老会的情况,也并非全面。”</br> 单单这一句话,就让姜云意识到,之前轩帝所说,藏老会的情况无比复杂,也并非是在吓唬自己,而是说的事实。</br> 要知道,薛景隆可是半步法阶大帝。</br> 这要是放到苦域,至少也是一族老祖级别的存在。</br> 可是在藏老会,竟然连其内的详细情况都没有资格知道。</br> 可想而知,藏老会内部有多么复杂。</br> 紧接着,薛景隆的第二句话,更是让姜云受到了极大的震惊。</br> “藏老会的成员到底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不会低于百位!</br> “多少?”</br> 姜云直接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br> 薛景隆苦笑着重复了一遍道:“你没有听错,藏老会,所有成员,都是大帝,至少有百位!”</br> 姜云呆立在了原地,只觉得脑中都是嗡嗡作响。</br> 虽然他想过,藏老会的大帝肯定不会少,但在他想来,有个二三十位也就差不多了。</br> 可没想到,竟然有百位,而且,还是至少!</br> 好半天之后,姜云才回过神来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帝?”</br> 薛景隆伸出三根手指道:“藏老会的大帝,共分为三种。”</br> “第一种,就是刑帝和轩帝那样,来自于苦域的大帝,也是藏老会最早的一群成员。”</br> “他们的数量是最少的,但实力却是最强的,也是牢牢掌控着整个藏老会,甚至是四境藏。”</br> 这点,姜云倒是不意外。</br> 如果刑帝和自家老祖这些大帝实力不强的话,如何能够暗中推动帝战,从而逐渐将四境藏完全掌控。</br> 姜云问道:“那这第一种大帝,共有多少位?”</br> 薛景隆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我只见过刑帝,轩帝,姜帝和紫帝这四位大帝。”</br> 这四位大帝,姜云也见过三位,只有紫帝未曾见过。</br> 因此,姜云追问道:“这位紫帝,你了解多少?”</br> 薛景隆想了想道:“我见紫帝的次数不多,也就三五次,我只知道,紫帝好像是精通封印。”</br> 精通封印!</br> 这四个字,让姜云的心中一动。</br> 他想起来,整个四境藏,除了被自己师父施展了万古长封之外,藏老会中也有一位大帝,施展了封印。</br> 万古长封是禁止藏老会的大帝离开四境藏。</br> 而藏老会那位大帝施展的封印,则是阻止古和其他生灵的离开。</br> 想来,那封印就是出自于紫帝之手。</br> 也不难看出,那位紫帝的封印造诣,同样是极为强悍。</br> 姜云点点头道:“你接着说。”</br> 薛景隆接着道:“第二种,则是四境藏原本的一些大帝。”</br> “虽然我进入藏老会的时候,帝战已经结束,但我从其他人口中听说了,当初的帝战,并非所有四境藏的大帝全都参战。”</br> “藏老会从其中挑选了一些大帝出来。”</br> “像之前被我杀掉的那个老者,还有那中年美妇,就是属于四境藏原本的大帝。”</br> “他们的身份,在藏老会是最低的,等同于奴隶。”</br> 说到这里,薛景隆深深的看了一眼姜云。</br> 姜云明白,这些大帝就是如同薛景隆一样,为了活命而放弃了自由,甘愿受刑帝等人的差遣。</br> 至于薛景隆看向自己的这一眼,姜云也同样理解他的意思。</br> 因此,姜云开口道:“只要确保藏老会不再对我和我的朋友们出手,我就会还你自由。”</br> “甚至,我还可能带你回转你的故乡,云溪集域。”</br> “真的?”薛景隆的眼中顿时有着光芒亮起,脸上都是露出了激动之色。</br> 不管是自由,还是回家,那都是他心中最大的期望了。</br> 如果换一个人说出这番话,薛景隆或许还会觉得对方在骗自己。</br> 但他却是相信姜云可以做到。</br> 姜云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绝不食言!”</br> “好!”薛景隆对着姜云抱拳一礼,这才接着往下说道:“第三种,就是像我这样的人,也是藏老会中数量最多的。”</br> “我们都是来自于集域,以及集域之下的灭域修士。”</br> “刑帝称呼我们为大能,他找到我们的时候,就是告诉我们,跟着他走,就能让我们突破到大帝。”</br> “因此,我们这才都来了。”</br> 姜云再次了然。</br> 集域,灭域和道域,代表着三种不同的修行方式。</br> 三种方式的开创者,都被称为大能。</br> 像诸天集域上一任的巡天使者就是灭域大能。</br> 而一座集域,包含着大量的灭域,一座灭域,又包含着大量的道域。</br> 每一座灭域,彼此之间并不共通,所以每一座灭域,都会诞生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