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千七百五十七章 一息百道 (第1/2页)

加入书签

听到自己老祖的这两句话,吕长老顿时惊呆了!</br> 这次帝窟开启,破岳宗那边不止一次打过招呼,需要破法境的封印师,所以自己好不容易才挑选出了吕浩和吕子睿两人。</br> 这两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吕封宗的精英弟子,全都是破法境,五品封印师。</br> 其中,吕子睿是吕子素的兄长。</br> 这件事老祖宗也知道,至少并未有任何意见,然而现在,老祖宗竟然要让吕子素顶替吕浩前往!</br> 换成其他人也就罢了,可是要换吕子素,这实在是让吕长老无法接受。</br> 别说吕封宗了,就连破岳宗那边也清楚的知道,吕子素的资质太差,而且仅仅是缘法境。</br> 换谁去也不能换吕子素去!</br> 别人去了,好歹还有一拼之力,可吕子素要去的话,她自己是必死无疑,没准还要拖累她哥哥吕子睿。</br> 更重要的是,也会惹得破岳宗不高兴!</br> 吕长老在愣了片刻之后,突然对着老祖宗的方向,颤抖着声音道:“老祖,虽然子素是笨了点,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但是也不用送她去死吧!”</br> 在他想来,这是老祖宗嫌弃吕子素了,所以故意借着这个机会,让吕子素去死。</br> 听到了吕长老的话,吕家老祖啼笑皆非的道:“你胡说什么呢!”</br> “子素哪怕再没出息,也是我的后人,我怎么可能好好的送她去死!”</br> “这次我让她去,危险当然是有,但或许对她会有好处,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一起保住子睿。”</br> “甚至,进入帝窟!”</br> 吕长老再次被老祖的话给震惊到了,目光都有些呆滞的道:“难道,老祖您给了子素什么造化?”</br> “她该不会是已经成为了高品封印师吧!”</br> 随着吕长老的话音落下,这一次,吕家老祖干脆直接现身在了他的面前,看着他连连摇头道:“你是不是越活越回去了?”</br> “还高品!连我自己也不过刚刚迈入高品,哪有能耐让她也成为高品!”</br> “我要是真有那个能耐,我吕封宗,早就成为第一大宗了!”</br> 吕长老更加不解的问道:“可那为什么还要让吕子素去?为什么有她去,就有可能保住子睿,进入帝窟?”</br> 吕家老祖微微一笑,目光看向了姜云所在的方向道:“因为姜云很看重她!”</br> 三天之前,吕家老祖将吕子素招到了面前,仔仔细细的询问了姜云进入吕封宗的所有事情。</br> 在听说姜云竟然对着吕子素说出了“等同师恩”这四个字之后,他就有了这个想法,让吕子素获得一个名额,前往帝窟。</br> 吕子素的封印实力是不行,但让她去,是为了更大程度的激发姜云。</br> 既然姜云如此重视吕子素,还想着要报答她的恩情,那么等到破解帝窟封印,尤其是吕子素有了危险的时候,姜云必然会竭尽全力的保护吕子素。</br> 至于危险,肯定是有,可承担一些危险,或许就能为吕封宗换来天大的好处!</br> 当然,吕家老祖最终做出决定,还是刚刚姜云获得了名额的时候。</br> 不过,吕长老却是越听越糊涂。</br> 这又关姜云什么事?</br> 帝窟开启,虽然封印宗门必须给一个名额给新加入的修士,但除非是大门大派,或者谈好了条件的。</br> 否则的话,一般获得名额的修士,等到帝窟开启的时候,基本上都会离开,选择更强大的宗门加入。</br> 就像辛胜,如果是他获得了名额,那他绝对会回归辛封宗,不可能为吕封宗出力卖命的。</br> 可现在,老祖话中的意思,分明是说姜云会跟随自己吕封宗一起行动。</br> 一起行动也就罢了,但老祖分明对姜云寄予了厚望,甚至还让吕封宗到时候听姜云的命令。</br> 吕长老始终对姜云看不上,如何肯让吕子睿二人听从姜云的命令,这摆明了就是要将自己的弟子往死路上逼啊!</br> 吕家老祖却是根本不给吕长老解释,只是收敛了笑容,正色道:“你不用问为什么,就按我说的话去做!”</br> “至于破岳宗那边,我会亲自跟他们打招呼。”</br> “他们要是愿意答应我们这个条件的话,我们还和他们一起行动。”</br> “但如果他们不愿意的话,那我们吕封宗就单独行动!”</br> 这一刻的吕长老,整个人已经完全石化。</br> 自己吕封宗虽然不能算是破岳宗的附庸,但这些年来,也多亏了破岳宗的关照,不然的话,连一个名额都得不到。</br> 如今,破岳宗如果不愿听姜云的命令,自家老祖竟然都敢和破岳宗撕破脸!</br> 吕长老都忍不住怀疑,自家老祖是不是被人威胁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br> 吕家老祖却根本不管吕长老怎么想,只是满脸严肃的看着他道:“此次帝窟开启,很可能是我吕封宗最大的一次机会了。”</br> “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你也必须要按照我的话去做!”</br> “记住,是一切都要听从姜云的命令,他要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br> “还有,你的态度也要改变一下,不要摆脸色给他看!”</br> “你要是敢阳奉阴违,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