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千一百三十七章 另有乾坤 (第1/2页)

加入书签

乱道之地,和当初漩涡空间内的符文之海,极为的相似。</br> 虽然姜云可以吸收这里的大道之力,并不会被大道之力给撑爆身体,但是他也依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br> 比如说,他的神识在这里是毫无作用,一旦离开身体,就会被大道之力给撕碎。</br> 甚至,就连他想要移动,都是极为困难之事。</br> 因此,姜云也没有去过多在意这乱道之地,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br> 如今的姜云,已经是阴阳道境,而他也在考虑,自己接下来的境界,到底应该是什么。</br> 在不知道域外修士还有本源境之前,姜云的想法,阴阳道境之后,自己的下一个境界就是超脱强者了。</br> 但是现在,他自然明白,在成为超脱强者之前,自己应该还要经历一个境界。</br> 姜云自言自语道:“道生一,一生二!”</br> “二,指代的是阴阳,那接下来的境界,自然就是一。”</br> “而这个一,按照域外道修的解释,指的是太极。”</br> “其实,这个一,就是本源。”</br> “不管是五行四象,还是三才阴阳,既然都是由这个一衍化而来,那么,一,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源。”</br> “恐怕,这也是域外修士之所以要将成为超脱强者之前的最后一个境界,命名为本源境的原因。”</br> “本源之后,就是大道!”</br> “那对于我来说,下个境界,叫做太极道境,或者本源道境,同样可以。”</br> “其实,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只要我能将阴阳两者,合而为一,就能达到下个境界!”</br> 说到这里,姜云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体内,那个由半白半黑的半圆所组成的圆!</br> 就在这时,沉寂了半天的道壤忽然开口道:“你说的不错。”</br> “如今的你,距离你口中的太极道境,已经不远了。”</br> “而根据我对你的观察,你的阴阳道境,实力相当于是域外修士的本源境初阶。”</br> “那么,你的太极道境,实力应该是能够堪比域外的本源高阶,甚至是巅峰。”</br> 姜云点点头,承认道壤说的是对的。</br> 自己虽然也是道修,但是和其他域外的道修,却是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br> 道壤像是知道姜云的想法一样,接着道:“不过,正因为你和域外道修所走的路不同,所以你想要将阴阳融合,难度也是极大。”</br> “你可以这么想,太极也好,本源也罢,好不容易才将自己分成了阴和阳。”</br> “而你现在却是要将阴和阳重新融合到一起,重回太极或者本源的状态,是一种完全逆转的过程。”</br> 姜云点点头道:“是的,但这个过程,在我看来,并不是太难。”</br> “哦?”道壤有些好奇的道:“你怎么这么有信心?”</br> 姜云微微一笑道:“我也有属于我的秘密!”</br> 说完之后,姜云便闭上了嘴巴,显然是不准备再谈这些事。</br> 而道壤虽然好奇,但姜云既然不说,它也没有办法。</br> 道壤纵然是起源之先,也的确是神通广大,但是如今的姜云,也早就不是当初的姜云。</br> 姜云身体内的秘密,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轻易看到的。</br> 接下来,姜云不再说话,只是盯着自己的体内的那个阴阳组成的圆。</br> 而在确定自己已经完全恢复到了巅峰状态之后,姜云突然开始暗暗催动那两个半圆内,开始融合。</br> 姜云要融合的不是这两个半白半黑的半圆,而是要融合它们所蕴含的阴阳之力!</br> 一旦成功融合,阴阳合一,那姜云的修为境界,就会再上一层。</br> 而按理来说,姜云刚刚迈入阴阳道境还没有多久,绝对不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去尝试继续突破境界。</br> 那对于他的修行之路,弊大于利。</br> 但是,姜云实在太着急变的更加强大,所以现在他就开始了尝试。</br> “嗡嗡嗡!”</br> 然而,姜云体内的阴阳之力刚刚碰触到一起,不但他的身体立刻剧烈的颤抖了起来,而且这种颤抖更是形成了一道道的涟漪,向着乱道之地的四面八方扩散而去。</br> 那些原本就处于混乱状态下的各种大道之力,顿时变得更加疯狂,也使得整个乱道之地,都是随之微微颤动了起来。</br> “小子,你是不是疯了!”</br> 察觉到这种不寻常震动,道壤大声的训斥道:“这里是乱道之地,大道无比混乱,你在这个地方去破境,是活够了吗?”</br> “如果乱道之地爆炸的话,那我都未必能够护得住你!”</br> 姜云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刚刚开始将阴阳融合,竟然会溢散到身体之外,影响到了整个乱道之地,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br> 这让他不得不停了下来。</br> 姜云一停,阴阳之力的气息自然也是随之消散,让大道之力渐渐的平静了下来。</br> 即便如此,道壤仍然是心有余悸的道:“为了避免你小子胡来,我们先离开这里吧!”</br> “走走走,去正道界!”</br> 然而,姜云却是没有反应,依然注视着四周的大道之力,脑中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