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9章 胡宗宪的抉择 (第1/2页)

加入书签

冬日昼短夜长,天黑的快,朱平安告辞赵文华,从钦差衙门离开时,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了。

“公子,姓赵的没有为难你吧。”

刘大刀等人一直在衙门外等候了, 看到朱平安出来,刘大刀等人忙牵马迎了上来,关心的问道。

他们知道赵文华是严党的大人物,当初在京城,公子帮他们庄子伸冤就得罪了严党,接着在京城又帮杨继盛修改弹劾严嵩的奏疏,彻底得罪了严党,被严党贬谪到了道南做知县,好在公子有才,在靖南埋头苦干,又立灭倭军功,这才重新升官,可是如今赵文华又来了,他们担心赵文华寻朱平安的麻烦。

当得知朱平安在宴席后被赵文华单独留下后,他们心里就更担心了。

此刻,看到朱平安完好无事出来,他们心里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没事,已经交涉好了,以后也不会有大麻烦了。在外面等这么久, 辛苦你们了, 走,回衙咱们涮羊肉锅子吃,好好暖暖身子。”

“走了,涮羊肉吃喽……”

朱平安翻身上马,一行人笑着策马向提刑按察使司衙门而去。

在朱平安一行消失在街道后,一个小巷子里走出一个人来,望着朱平安一行离去的背影。

正是胡宗宪。

他早就到附近了,只是知道朱平安被留在钦差衙门,他便在这小巷子里等着,一直等到朱平安从钦差衙门离开,他才悄无声息的从小巷子里出来。

他今晚造访赵文华,是人生之中作出的最难的一个决定,也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没有之一!在事情未成之前,不想有人知道。如果谈成了,被人知道也无妨;如果谈不成,那没人知道才是最好的。

在今日宴席散后,他回到府上,将自己关在书房, 苦思冥想, 艰难做思想斗争。

现在他面临一个人生抉择,一个能够决定他人生的关键抉择!

其实,现在不上是他,所有的江南官员都面临这么一个人生抉择!只不过,现在这个抉择还没到来,或者说已经到来了,只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过他们迟早会意识到的。

这个抉择就是,究竟是听赵文华的,还是听张经的。

在赵文华到来之前,江南的军事指挥表明上是三人做主,即江南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还有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也就是自己。至于应天镇守太监以及应天守备魏国公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们都是应天地方官,还管不了应天以外的其他地方。

不过,实际上,江南的军事指挥是由张经一人说了算。自己这个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虽然是圣上特派,但是相对于张经这个圣上特命的江南总督而言,还是不够看,而且自己的主要职责也是偏向于整饬军纪这类监察方向,没有主政、主军一方的经历,履历也相对单薄,地方一干官员也都是听张经的。

另外,浙江巡抚李天宠,也是圣上特派,督理浙江军政,官职还比自己高,便是整饬军纪这类监察方面,官员也都更倾向于听李天宠的。

除此外,张经曾经帮助过李天宠,李天宠敬服张经,唯张经之命是从。

所以说,整个江南的军事方面,实际上是由张经做主,一个人说了算。

也就是说,在赵文华来之前,江南军事只有张经一个大脑。

可是,赵文华来了后,事情就不一样了。

赵文华一来,江南军事指挥,明面上就从三人做主,变成了江南总督张经、钦差赵文华、浙军巡抚李天宠还有自己四人做主了。

如果赵文华跟张经两人相处和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倒也没什么,只会是大脑加强了而已,可是事实会这么一厢情愿嘛。

自己跟李天宠能听张经的,可是赵文华能老老实实听张经的吗?

赵文华是钦差,官职比自己高,又是严党高层,背后有丽阁老撑腰,他能甘心由张经做主,况且以胡宗宪自己的考虑,严党这个时候将赵文华推到江南来,肯定有他们的想法和打算。

如果所料不差,严党应该是想染指军权了。

现在严党的势力遍布朝野,民、刑、工、礼、吏等方面,也就是军权方面势力比较薄弱。

如今江南闹倭寇,正好给了严党插手军权的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因为只有赵文华摄取了江南军权,严党才熊名正言顺、顺遵的染指军事。

所以,赵文华势必不会听张经的,相反还会积极与张经争夺江南军权。

赵文华和张经注定尿不到一个壶里,两人就不是一路人,争权是必然。

今天,赵文华和张经一开始相处和睦只是假象表象,最后张经拂袖而去,就是决裂的明证。只是,大部分官员还在幻想将相和,自己比他们更早的看到了赵文华和张经决裂的一幕罢了。

赵文华和张经一旦决裂,众人也就不得不面临站张经还是站赵文华的抉择了。底下官员倒还罢了,五品以上官员,由于地位的原因,想不站队都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