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大眼萌”继统6 (第1/2页)
繁华的洛阳,自盛唐以来一直就是帝国的陪都,亦曾作为首都,如今亦是后晋的西都。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5387户人家举家逃难,饿死的成千上万。
——2月,“河中逃户凡七千七百五十九。是时天下饥,谷价翔踊,人多饿殍。”
河中地区又有7759户人家举家逃难,粮食价格跳着脚地“噌噌噌”涨价,饿死的人多到无法统计。
——4月1日,日食。
“河南、河北、关西诸州旱蝗。”
“天下诸州飞蝗害田,食草木叶皆尽。诏州县长吏捕蝗,华州节度使杨彦询、雍州节度使赵莹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禄粟一斗偿之。时旱蝗相继,人民流移,饥者盈路,关西饿殍尤甚,死者十七八。”
触目惊心啊!受灾最严重的关西地区,百姓饿死了近80%!前宰相赵莹开出赏格,一斗蝗虫可换一斗粮食,以此鼓励百姓捕杀蝗虫,然而效果还是微乎其微的,人类在面临大自然的力量时,显得是那么渺小。
后问还会提到,即便关西地区爆发了这次几乎是灭顶之灾的罕见灾情,朝廷仍然下令强行征收百姓手中的粮食,于是,“晋祚自兹衰矣”,后晋朝廷给自己挖好了坟墓。
——5月,“飞蝗自北翳天而南。”
蝗虫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把北方吃得寸草不留,随后转移到南方。
——6月
贝州奏,“逃户凡三千七百。”
汴州奏,“飞蝗大下,遍满山野,草苗木叶食之皆尽,人多饿死。”
陕州奏,“蝗飞入界,伤食五稼及竹木之叶,逃户凡八千一百。”
“是月,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
面对持续不断的旱灾和随之诱发的可怕蝗灾,石重贵接连下诏,要求中央、地方各级官吏,分赴各处寺庙道观,祈雨。石重贵本人也亲自到相国寺求雨。所以……老天爷忽然意识到自己忘了浇水了,于是赶紧疯狂补作业,然后……
——7月,“京师雨水深三尺。”
——8月,泾、青、磁、魏共奏逃户凡五千八百九十。诸县令佐以天灾民饿,携牌印纳者五。“
别说老百姓逃难,连县官都跑了。
——9月,“州郡二十七蝗,饿死者数十万。”
此前饿死的是成千上万,现在是几十万。
——12月,华州奏,“逃户凡一万二千三百……是冬大饥,河南诸州饿死者二万六千余口。”
本年自春天以来就闹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到了年底,哪儿会有存粮过冬?逃户首次过万。这里的“河南”应该指的是“河南府”,即洛阳,“诸州”的意思应该是指洛阳所在的河阳地区,即“河阳节度使”辖区,也就是说,在一个节度使的辖境内,就有近三万人饿死。
开运元年(944)
——正月,“是岁,天下饿死者数十万人……”
这里的“是岁”应该是对上一年的总结,即去年全国饿死了数十万人。如果非要咬文嚼字,说“是岁”就是“本年”,开运元年的话,那么就太恐怖了,还没出正月,就死了几十万人……我认为应该是前者,去年。
——4月
同州、华州奏,“人民相食。”
陇州奏,“饿死者五万六千口。”
至此,人吃人的惨剧终于上演了,而陇州地处关西与巴蜀交界地,地方偏远,人口较为稀少,就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有5万6千人被饿死。
——5月,潞州奏,“饿死者凡五千余人。”
——6月,滑州黄河决口,汹涌的洪水向东咆哮狂奔,沿途祸害了曹、单、濮、郓等州,从今天的河南省一直冲到山东省,“环梁山合于汶、济。”把梁山包围成了水中小岛,最终汇入汶河、济水。
我个人猜测,北宋时期“八百里水泊梁山”有可能就跟这次水灾有关。
——7月
这次比较特殊,后文我们回讲到,此时正是晋辽“三大战役”中第一次战役的结束,以后晋的胜利而告终,石重贵非常高兴,特意下诏改元、大赦,改“天福九年”为“开运元年”,自己要转运了,叫“转运元年”有些低俗、太土,所以换了个文绉绉的“开运”。
改元大赦,给将士们发放赏钱,给百姓免税,给在战争中为朝廷捐款的人赐官……总之,普天同庆。
那天,石重贵亲自登上明德门,向人们宣布改元大赦的诏书,诏书还没宣读完,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是日,宣赦未毕,会大雷雨,匆遽而罢。时都下震死者数百人……”
被雷劈死的高达数百人之多!
当时,明德门内有个井亭,亭内有个石盆,石盆边上有个水槽,水槽里面有个石龙雕像,既具备实用性,同时具备着观赏性。就在那一天,这尊石龙居然被大风吹得“飘行数十步”,简直叹为观止。随后,“咔嚓”一声雷,龙头被雷劈断(而龙首断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