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46章 攻略卡拉(下) (第1/2页)

加入书签

判断血腥颅骨的一系列矿产世界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后,索什扬将阿拉什领导的白色圣堂及兰普坦的一些部队调往血腥颅骨星系,加速清理那里的矿产星球,同时也利于后续的调动集结,而兰普坦那边则交给马拉金领导的恸哭者以及深红之刃战团负责。 </br></br> 在一系列调兵遣将后,索什扬领导的中央舰队也从托瓦茨克开拔,前往攻击卡拉星系。 </br></br> 休伦既然还在消化他得到的废船,那索什扬肯定不能让对方如意,既然要决战,自然不会给对方去选择何时的时机和地点,因此他选择主动出击,巴达布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那边的部队很快就能转到前线。 </br></br> 这一次攻击,总共集结了星界骑士,黑暗天使,卡利班门徒,奉献者,苦行者,星辰巨龙,风暴领主,新星战士,游侠战士,米诺陶总计十个战团的超过两千五百名星际战士以及两百余艘各式战舰,还有近三亿星界军,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巴达布围攻战。 </br></br> 而他们要攻击的则是卡拉星系的3个宜居世界,斯特利伯格,珀达伽,亚利洛,另外还有5个非宜居但能够驻扎部队的世界。 </br></br> 卡拉星系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类似,拥有稳定且安全的公转轨道,作为最靠近大漩涡深处的星系之一,过去曾经卡拉星系就一直是大漩涡区域帝国的前沿哨所,与卡迪安的定位很类似,三个宜居世界都被定为了要塞世界,每个十一税征收年都能够定期提供超过2亿的部队,而现在它也同样在为红海盗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 </br></br> 作为红海盗最后据点玛格星系的门户,一旦此处失守,那么红海盗将彻底失去在实体宇宙的几乎所有立足点。 </br></br> 当帝国大军朝卡拉行星扑来时,休伦也很快得到了消息,他虽然不知道索什扬掌握了他拥有废船的关键情报,但也明白自己最后决战的工作还没完成,必须要再争取一些时间。 </br></br> 于是他派出了自己所有的战争领主,以及穿刺者朱福前往卡拉行星,依托该星系强大的防御系统抵抗帝国大军的攻势。 </br></br> 卡拉星系虽然没有巴达布星系那宏伟的星系级防御系统,但休伦还是下力气对各个行星的防御进行了整合,星系最外围的三个死亡世界基本完成了要塞化,并且为了弥补轨道防御设施的不足,休伦还别出心裁的将大量小型船只和无用的民船和运输船连接起来,并在上面安装武器,将其作为行星的临时轨道防御站。 </br></br> 这个策略在他早年间当战团长开拓大漩涡时就经常使用,对付那些海盗和零散战帮非常合适。 </br></br> 而斯特利伯格,珀达伽,亚利洛三个宜居行星则都具备了完整的轨道防御设施和星系级别的防御武器,它们将是封锁帝国舰队在星系内活动的关键,而最靠近恒星的2个死亡世界则被用作该星系的军械库使用,因为距离原因它们不容易被偷袭。 </br></br> 同时休伦还制定了蜂群作战的总方针,即以大量小型舰船组成袭击群,并不与帝国主力舰队直接碰撞,而是短暂接触打了就跑的战术。 </br></br> 黑心王已经意识到在拿出足以匹敌的力量前派出大舰队就是白送,所以他对卡拉星系守军的海军力量给出的要求就两个,尽可能骚扰帝国远征舰队,并且尽可能为行星的守军提供持续不断的后续援助。 </br></br> 由于死亡世界没有大气,大部分设施都隐藏在安全的地下掩体里,因此休伦也不担心索什扬投放灭绝武器。 </br></br> 帝国最常见的灭绝武器焚化鱼雷和病毒炸弹对没有大气的死亡世界都没作用,旋风鱼雷对于地质较为稳定的世界除非大量投入否则作用也不是特别大,它主要也是用来荡平行星表面的生命和海洋,最有用的双极鱼雷过于稀少,一个星区只保存有两枚,这点休伦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他当初就掌管过大漩涡的双极鱼雷武库,现在索什扬手上肯定也没有。 </br></br> 另外休伦还下令拿出军械库所有的虚空雷,在卡拉行星内部部署了大量的雷场,以防止帝国舰队越过外围行星对内部的宜居世界发动突然打击。 </br></br> 他的想法就是索什扬必须一点点的从外面打到星系内,这样会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br></br> 事实上休伦的估测也是没错,索什扬手上确实没有双极鱼雷,因为这些都被赫尔布莱切特拿去攻击巴达布了,而他手上的病毒炸弹和旋风鱼雷对于坚固的死亡世界没有很大的作用。 </br></br> 可他为什么要遵照休伦的思路来作战呢? </br></br> 索什扬压根就没打算管那三个死亡世界上的守军,他也没心情去打地鼠。 </br></br> 他作为的应对是两个方案。 </br></br> 一是派出舰队佯攻那三个要塞世界,休伦临时弄的“铁索连舟”轨道防御设施看着唬人,但实际火力很孱弱,根本没有能力威胁大型战舰,因此拆起来也不是那么麻烦,不需要派出很强大的舰队,但可以制造出他们要进攻的假象。 </br></br> 二就是将胜利之痕拖上来,利用它那众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