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域外战场 (第1/2页)

加入书签

夜色深沉,天穹深处,有古老苍茫的道音在回荡。</br></br> 皆空寺的庭院中,苏奕、红云真人、皆空剑僧、青释剑仙等人汇聚在那,目光都看向同一方夜空。</br></br> 那里,有一道道混沌般的规则力量在交织,渐渐勾勒出一道虚无的门户虚影。</br></br> “那是域外战场的入口!”</br></br> 皆空剑僧激动道,“在太古时期,每隔千年时间,接引道钟就会响彻星空各界。而通往域外战场的入口,也将随之出现!”</br></br> 域外战场,一处贯通在仙界和人间之间的神秘之地!</br></br> 在域外战场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接引之路。</br></br> 因为世间举霞境羽化真君,要想抵达仙界,就必须经过接引之路。</br></br> “终于出现了……”</br></br> 青释剑仙一声长叹、透着满足、期待和憧憬。</br></br> 太古岁月,末法浩劫席卷人间,以至于羽化之路崩断,域外战场就此消失。</br></br> 仙界和人间就此彻底隔绝。</br></br> 这便是所谓的“绝天地通”。</br></br> 而今,不止羽化之路重现,连通往域外战场的门户,也在今夜映现在那天穹之上,这任谁能不激动?</br></br> “域外战场可不是世外桃源,而要想进入接引之路,抵达仙界,更要历经诸多凶险和竞逐,最终能抵达仙界的,百不存一。”</br></br> 红云真人轻语。</br></br> 一番话,让众人冷静不少。</br></br> 因为域外战场,又被视作“血色炼狱”!</br></br> 能够进入域外战场的,不止是他们这些东玄域的羽化境人物,还有来自其他三大界域的同境人物。</br></br> 这三大界域,分别是南火域、北渊域和西寒域!</br></br> 每一个域界,皆不弱于东玄域,拥有各大星界、以及无数的大小世界位面。</br></br> 在很久以前,每一次域外战场开启,四大域界的羽化人物之间,就会上演最为惨烈血腥的竞争和厮杀。</br></br> 而在每一次的域外战场排名中,北渊域一直独占鳌头。</br></br> 他们中飞升仙界的强者数量最多,战绩也最耀眼,稳稳占据第一。</br></br> 其次则是西寒域。</br></br> 而东玄域和南火域的羽化境人物,向来是垫底的角色。</br></br> 要么东玄域排名最后。</br></br> 要么南火域排名最后。</br></br> “若是我等能够和苏道友一起同行,又何惧去和其他三大域界的举霞境人物争锋?”</br></br> 青释剑仙有些遗憾。</br></br> 域外战场的规则很特殊。</br></br> 唯有羽化三境的强者才有资格进入。</br></br> 可当真正进入域外战场后,神婴、合道、举霞三大境界的强者,会被送往不同的战场。</br></br> 简单而言,神婴境强者,会进入第三战场。</br></br> 合道境强者进入第二战场。</br></br> 举霞境强者,则会直接进入第一战场。</br></br>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条通往仙界的接引之路,就位于第一战场。</br></br> 而这样的规则,也就意味着,青释剑仙、皆空剑僧这样的举霞境人物,注定无法和苏奕同行。</br></br> 苏奕笑了笑,道:“我迟早也会前往第一战场的。”</br></br> 在第三战场,只要不在厮杀中陨落,就有机会谋夺一个进入第二战场的机会。</br></br> 同理,也有机会从第二战场进入第一战场。</br></br> 皆空剑僧笑说道:“以苏道友的实力,何止是能杀进第一战场,就是破格被接引到仙界,也并非不可能。”</br></br> 这番话,引来众人一致认可。</br></br> 在域外战场,哪怕修为没有臻至举霞境,可若有能耐杀进第一战场,同样有机会进入仙界!</br></br> 不过那样的机会极为渺茫,不止会遭遇最残酷的竞争和厮杀,还要历经一次次的筛选和淘汰。</br></br> 最终能进入仙界的,无不是举霞境之下最顶尖的绝世人物!</br></br> 当然,在众人看来,这样的考验根本难不住苏奕。</br></br> 红云真人道:“我现在好奇的是,域外战场消失万古岁月之后,重现于世,而此次担任仙界‘接引使’的,又会是哪个大洲的仙君势力。”</br></br> 通往仙界的接引之路,由仙界的中央仙庭来钦定“接引使”。</br></br> 一般而言,“接引使”由效命在中央仙庭麾下的仙君势力轮流担任。</br></br> 这是很久以前就约定俗成的规矩。</br></br> 不过,域外战场已消失万古岁月,并且,仙界也曾遭受浩劫的席卷,谁都不清楚,如今的仙界究竟变成什么样子了。</br></br> “肯定和以往不同。”</br></br> 苏奕想起一些事情。</br></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