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二章 恩公小心,奴家怕 (第1/2页)

加入书签

朽木不可雕也,夏虫不可语冰也</br></br> 方圆数里才高八斗的学子们在朱平安这里找足了优越感,一个个自信爆棚,感觉自己今年指定可以连中三元一样,自信一笑,挥一挥衣袖,踏上奔赴县城的征程。</br></br> 一路游山玩水,吟诗赋词,仿佛走快了就能扯到蛋一样,完全是龟速前进有木有。怪不得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br></br> 朱平安跟在这些人身后,看得蛋疼,便在心里默念四书,尝试着对其中内容破题,也不至于像这些学子浪费时间。</br></br> 八股文,大不易。在大明朝几年学习,朱平安感觉其难度可要比现代高考作文、公务员申论要难得多。虽然八股文题目限制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种书中出,但是这四本书数十万字,考官可以任意从中挑句子作为题目考试,涉猎范围广,难度也大。题目可以是一句话,甚至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段话一章,也可是这儿半句那儿半句组合在一起,都可以作为题目,所以难度很大,破题大为不易。八股问不仅破题难,写起来更难,它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并且写作时不能“犯上”,也不能“犯下”,比如论语中的这一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如果八股文出题是“仁者不忧”,你思维破题时,不能想到“知者不惑”,想到你就是犯上;同理,你思维破题时,也不能想到“勇者不惧”,想到就是犯下。</br></br> 朱平安边走边思索破题,本来就很憨厚的长相,这下更是显的憨憨的了。</br></br> 游山玩水的学子偶有回头看朱平安的,见状遂谓之同行人,不时有哄笑声传来。</br></br> “彘儿,前行路途甚远,你年幼体弱,且将你放贵重物品的东西交予伯父,大伯与你拿到县城,再交还与你。你也可轻松一些。”大伯朱守仁悄悄来到朱平安身边,说的大义凌然,伸出手就要去拿朱平安背着的小包袱,很有长辈风范。</br></br> 朱平安被大伯朱守仁的话打断了破题思路,看到大伯要伸手解自己的小包袱,不由微微侧身躲过,看着大伯朱守仁,嘴角簇起憨笑大声说:</br></br> “百善孝为先,大伯长辈也,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安焉敢劳累大伯。”</br></br> 朱平安的话吸引了前行人的注意,纷纷扭头看了过来,大伯朱守仁被朱平安拒绝,此时倒也是一股名士大家风范,脸上是儒雅的笑,宽厚长者模样,“无妨,既是彘儿想要锻炼,那便这样吧,若是累了,直于大伯讲,大伯与你分担行囊。”</br></br> “朱兄,真乃仁厚长辈也。”</br></br> “朱兄,舐犊之情,真乃我被楷模也。”</br></br> 十余位学子纷纷称赞大伯朱守仁仁厚,大伯也是谦虚的直说不敢当,什么老牛舐犊、人之常情之类的。</br></br> 于是,大伯又和十余位学子在前游山玩水,吟诗作词,一片文学浩然之气。</br></br> 朱平安在后面淡淡的看着大伯,嘴角勾起弧度。若是真要帮我拿东西分担,为什么不拿重的背囊呢,一个小包袱总共都不到两斤重,你分担个什么劲,是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我出行的盘缠纳为己有吧。出行前,父亲迫于祖父脸面冒着惹怒陈氏的危险,已经给大伯五两银子了,都没提还的事,大伯倒还是不知足。</br></br> 一行人走了两三个时辰,才走了七八里路,就有人提议找一处避风的地方,吃些东西歇息歇息再走。</br></br> 于是,一行人找了一处废弃的山神庙,步入其中,铺上干草或者毯子之类的,有富裕的学子让随行书童将携带的肉食美酒等摆在地上,招呼众人一起饮酒赋诗作乐。</br></br> 当然,朱平安这个凑数来童子试的人被忽略了,就连“舐犊情深”的大伯此刻也压根就没有“舐犊”的意思了,这些人围坐一团根本没人来招呼朱平安一起,也没有给朱平安留作的位置。朱平安只有和那些人的书童一样的待遇,靠边角落。</br></br> 朱平安也浑然不在意,走到庙里的角落铺上干草,坐下,从随行包袱里拿出母亲陈氏临行前特意烙的鸡蛋面粉饼子,夹一块母亲陈氏学着祖母腌制的嫩黄瓜,就着腰间竹筒里水,甩开腮帮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br></br> 瓜脆饼香,味道好极了。</br></br> 就在这时,忽然山神庙外,传来一声少女柔弱可怜呼唤救命的声音:</br></br> “救命啊,救命啊......”</br></br> 少女的声音柔弱中带着可怜,可怜中透着惊吓,惊吓中带着颤抖,颤抖中伴着无助,无助中夹了几分哭泣......哭到了你的心里,任何人但凡仅是听到这无助的声音,胸腔都会迸发出一股正义感。</br></br> 更何况,伴随着这少女柔弱可怜无助哭泣的呼唤救命声而来的还是一位衣衫不整,有着哭红了的无辜眼神,外表柔弱、任人欺压、我见犹怜气质的娇美少女呢。</br></br> 无助哭泣喊救命的少女跌跌撞撞中无意看到了山神庙里歇息的众学子,那我见犹怜的娇嫩脸蛋上浮现了一丝凄美的希望,跌跌撞撞往山神庙小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