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千一百七十八章 前往天宫 (第1/3页)

加入书签

永恒天国那片破碎的虚空,七十二至尊圣道规则凝化的神通攻击鸿蒙黑龙的震撼景象,寻常修士和万界各族生灵自然是无法看见。</br> 但,消息却从神王神尊中传开。</br> 不到一个月,各界各族的圣境修士都已听闻。凡人世界的世家宗门,寻常百姓,飞禽走兽,皆是内心惶惶。</br> 一时间谣言四起,传什么的都有。</br> 昆仑界某郡的凡人城池,有武者在议论:“听说了吗,宇宙边荒发生大动乱,地狱十族的神灵陨落了好几万,星空都被染红。地狱界彻底完了!</br> “你说的是天荒宇宙和地荒宇宙的动乱吧?你消息太滞后了,那都是五百年前的事。我族有一尊半圣老祖,他可是透露,这一次的动荡来自黑暗之渊,神界派遣大军把黑暗之渊给荡平了!”</br> “是这样吗?我那位在血神教修炼的叔父说,好像是永恒天国发生了祖级斗法,神界有一位终极神圣出世,镇压了一切外敌。”</br> “神界最强的不是第二儒祖?那可是从我们昆仑界走出的古贤,已经活了无尽岁月。”</br> “不太清楚!反正永恒天国赢了就好,有第二儒祖这一层关系在,永恒天国越强,昆仑界遭受战乱的可能性就越低。”</br> “是啊,神界一直在为宇宙局势稳定而努力,只有神界取胜,大家才有好日子过,希望天地祭坛能尽快铸建起来。”</br> 天堂界。</br> 天使族的一个小部落,群山环绕,白湖千里。</br> 这个部落七位圣境层次的长老聚集在一起,望着头顶横跨天幕的光明锁链,皆是忧心忡忡。</br> 锁鸿蒙黑龙的光明天地神索,不知长达多少光年,起始之地就是天堂界。</br> 天堂界界内的光明规则,就像编织麻绳一般,源源不断向神索汇聚。</br> 谁人见过如此可怕的神通?</br> 仿佛要将天堂界的光明尽数抽空。</br> “去问过万钧大圣了,他老人家也不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听在光明神殿修行的好友传讯,似乎是永恒天国的暴动引发的恶果。”</br> “果然是永恒天国!当今宇宙,除了永恒真宰谁人能跨越遥远空间,引动天堂界的光明天地规则?”</br> “那鬼族族长和二迦天王到底要干什么?在神界的引领下,好不容易安稳了数百年,偏要发动暴乱。这下好了,神界的怒火,万界生灵皆要承受。”</br> “只求永恒真宰尽快平定动乱!这光明天地神索若一直抽吸光明规则,天堂界的天地之气浓度必然衰减,修行环境将日益下滑。”</br> “不必恐慌,各大神殿都有智者。说不定某天,整个天堂界就投靠到永恒天国旗下,受神界和永恒真宰的庇护。”</br> 罗刹族,越古神国。</br> 罗刹族一位大神的神境世界内,十数位神灵聚在一起。</br> 其中一位年长的上位神,半躺在神座上,有气无力的道:“九大恒古之道的天地规则凝成神索,横跨星海。七十二至尊圣道的天地规则化为潮汐巨浪,源源不断涌向离恨天。这是前所未有的宇宙大动荡,古之始祖也没有的通天手段。到现在,那位女皇一点消息都不透露,大家只能惶恐不安的等着,谁都不知道下一刻是不是天地就要崩塌。”</br> 另一位上位神,道:“不透露消息也就罢了,甚至都没有布置任何应对措施。”</br> “我听说,在骨神殿的时候,她将永恒天国一位不灭无量得罪了,恐怕正期待着暴乱大军攻破永恒天国。”</br> “眼下的情况,暴乱大军能有几人可活?鬼族族长和二迦天王的确是宇宙中一等一的霸主,分别代表鬼族和西方佛界,但他们真能是永恒真宰的对手?我看不见得!”</br> 又有声音响起:“别忘了,那位天宫之主都奈何不了他们,出入天庭如无人之境。神界强者如云,但在他们手中,却如土鸡瓦狗,死伤无数。”</br> “他们那种层次的人物,既有大气魄,也有大智慧,怎么可能做出送死的事?二人联手,应该可以与永恒真宰一战。反正我对鬼族族长是敬佩至极,一代枭雄,胆量、手段、能力与酆都大帝相比也不遑多让。”</br> “我曾见过鬼族族长施展神通,一片星海都能湮灭,反正那种层次,远远,超出我的理解范畴。”</br> 坐在最上方那位大神,讥诮一笑:“眼下这样的神通手段,只有可能是永恒真宰所为,修为之高,古今始祖也没有几人可比。你们竟敢拿黑白道人和轩辕第二与他相比?这么给你们说吧,地狱界那些神王神尊绑在一起,他吹一口气也就全部灰飞烟灭。”</br> 下方诸神对大神的眼界,自然深信不疑。</br> 有人叹息一声:“早知道,就该跟随千汐女帝君一起加入永恒国。”</br> 那位大神窥望浩瀚无垠的星空,道:“离恨天中,一片茫茫渺渺,能量波动之强烈,可谓平生仅见。但可以肯定的是,轩辕第二和黑白道人率领的暴乱大军必已经灰飞烟灭,他们背后的执棋者,多半也被镇压。谁能想到永恒真宰的修为强到了这個地步?”</br> “那跟随天地规则一起传来的龙吟声是怎么回事?”有人问道。</br> “龙族也参与了这一战?”</br> 那位大神冷笑:“区区龙族,怎能引出如此神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