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千一百七十五章 三十六魔碑 (第1/3页)

加入书签

燕离人未必知晓木灵希的存在,但,就算他知晓,也只是知道木灵希是昆仑界修士,根本不会联系到凤天身上。</br></br> 渐渐的,燕离人眼中的黑暗散去,眼神变得十分疲惫,看向张若尘时神情复杂,似乎无颜面对这位昔日的晚辈。</br></br> 他向黑暗中行去。</br></br> 张若尘想了想,道:“燕阁主,留下来吧!”</br></br> 燕离人微微停了停,没有转身,道:“留不下来了!”</br></br> 张若尘知晓,燕离人是被龏殇控制,甚至摄取了记忆,神魂遭受永远无法恢复的伤害,已经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br></br> 修士这一生,一直都是在进取中成长,迷惘中反思。</br></br> 有的人,能够一次又一次走出迷惘,不断变得更强。</br></br> 而有的人,哪怕达到了神境,依旧会在迷惘中堕落。再强大的心境,也有击穿的力量,时间会腐蚀,黑暗会吞噬,欲望会迷失……</br></br> 若是击不穿,只是时间不够长,黑暗不够暗,欲望不够强……</br></br> 燕离人曾救过张若尘性命,张若尘自然不会放任不管。</br></br> 菩提树所在的方位,魔火逐渐散去,木灵希身上神光闪烁,圣道规则不断转化为规则神纹。</br></br> 张若尘露出欣喜之色,立即取出三枚神源,打了过去。</br></br> 神源如烈阳一般,释放出精纯浓厚的神气。</br></br> 在吸收这些神气的同时,木灵希周围地面的尘土缓缓飞起,接着是大块大块的黑暗物质飞起。</br></br> 所有黑暗物质在快速凝聚,与神魂和规则神纹融合,凝聚成石碑形态。</br></br> 所有修士破神境,在凝聚神座星球的时候,都会受环境影响。</br></br> 就像当初在荒古废城凝聚神座星球的血屠,只凝聚出了一颗,而且,神座星球只是行星大小。</br></br> 但,就这么一颗神座星球,因为是用荒古废城中的物质凝成,所以威力反而比别的神灵的星魂神座加起来都更强大。</br></br> 木灵希修炼的第二圣源“魔道圣源”,受《天魔石刻》的影响极深,因此,凝聚神座星球,走的是天魔的道路。</br></br> 不凝星球,而是锤炼魔碑。</br></br> 以黑暗物质锤炼出来的魔碑,可想而知,威力是何等强大。</br></br> 但,随着一幅幅魔碑石刻凝聚成形,张若尘眼中的异样之色越来越浓,不知是喜是忧。</br></br> 因为魔碑上的石刻图文太诡异了,有部分,可以在三十六幅《天魔石刻》上找到痕迹,但有的却玄奇到张若尘难以看懂的地步。</br></br> 其中有一幅,出现死亡城池的图样,凤天的真身站在城中,受无数尸鬼叩拜,如凤临天下。</br></br> 甚至,有一幅出现三途河的纹路,凤天和梧桐树齐齐现身河畔,死亡之气弥漫长空,河中无数浮尸向岸上爬。</br></br> 张若尘明白,凤天这是将自己对道的理解,强加给了木灵希,要左右她未来的神道修行。</br></br> 一位天亲自为一位新神凝聚神座星球,重塑根基,灌注修炼体悟。</br></br> 这对任何修士而言,都是无与伦比的大机缘。</br></br> 但,却也让木灵希的身上,彻底打上了凤天的印记,如同衣钵传人,再也无法留在天庭宇宙。</br></br> 而且木灵希这样的变化,世人只会猜测,是因为张若尘的缘故。</br></br> 一连锤炼出三十六块魔碑石刻,正好对应《天魔石刻》的圆满之数。显然,凤天是有意为之。</br></br> 不知多少天过去,随着魔碑全部成形,木灵希收敛身上的神威,将没有消耗完的三枚神源收入袖中。</br></br> 一双光洁如玉的脚丫落到地上,三十六幅魔碑石刻悬浮在头顶,她身上有一股风华绝代的气质,似凤凰神后,又似邪恶魔妃,艳绝且傲视众生。</br></br> 张若尘飞了过去,深深凝视她,道:“凤天不该强行干预她的修行之路。”</br></br> 虽知说出这话,很有可能会触怒凤天,但张若尘还是讲了出来。因为,他心中是真的很担忧木灵希。</br></br> 以木灵希的修为和意志,怎么可能承受得住凤天的精神意志?</br></br> 出乎张若尘预料,木灵希并未动怒,道:“本天并未强行干预,是与她沟通后,她自己做出的决定。”</br></br> 继而,她又道:“本天本没有必要与你解释这一句,不过,就如你所说,现在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没有必要因为一场误会,闹出不和。”</br></br> 张若尘道:“凤天前辈为何这么做?对你来说,这有什么好处?”</br></br>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本天都得借她肉身为壳,她越强,对本天自然越有好处。”木灵希道。</br></br> 张若尘根本不相信这话,若只是因为这个,她会花这么大的力气,帮助木灵希凝聚出三十六块魔碑石刻?</br></br> 木灵希见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