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千五百五十四章 福祸相依 (第1/2页)

加入书签

秦凤鸣并非是鲁莽之人,他自然不会在自身状态还不稳定之时就进入朔寒阴风之中的。本体玄魂灵体虽然经受了一次冰之法则之力侵袭。可是那侵袭之力并没有在灵体体内久待,顷刻便被精魂驱动那枚圆珠化解了。经过短短一两日的恢复,秦凤鸣本体玄魂灵体很是轻松的便完全复原了。能够如此快便恢复,当然要感谢金波神君精魂。如果不是他要施术夺舍秦凤鸣本体玄魂灵体,秦凤鸣也不可能如此快就恢复。要想夺舍他人玄魂灵体,自然不能让其体内留下法则之力。否则夺舍之时遭受反噬,夺舍精魂非死即伤。恢复完好的秦凤鸣,自然也没有闲着,立即便看视了噬魂兽。这一次能够化险为夷,噬魂兽可以说居功甚伟。如果没有噬魂兽的那诡异本源神魂雾气乍然席卷而出,金波神君的那一精魂定然不会有短暂的呆滞。正是因为有那瞬间的呆滞,命魂丝才能够一举将之精魂灭杀,擒下精魂本源。只是噬魂兽被秦凤鸣强行唤醒,其受到的体内反噬之力也是非同小可。否则也不可能强力祭出一次神通之后,就立即昏死了过去。先前面对那雕像,秦凤鸣顾不上仔细探查金噬,现在一切稳定,秦凤鸣自然要对金噬施术一番。稳定金噬体内的精魂,如果是云灵仙子遇到,怕也是要皱眉不已。但对秦凤鸣而言,却也不是太过困难之事。因为他正好有稳定精魂的法阵、符纹在身。千机翳元阵与苗林的那些符纹,都是有增益功效的。而秦凤鸣参悟的数道稳定精魂的先天灵纹,更是对此刻金噬体内情形非常对症。如果只有那几道稳定精魂的先天灵纹,秦凤鸣还不敢确信能够压制金噬体内伤病,但有了千机翳元阵与那些增益符纹,秦凤鸣心中十分确信,金噬体内的反噬之力,他足可将之压制甚至清除。没有出乎秦凤鸣意料,当秦凤鸣本体玄魂灵体与第二玄魂灵体合力布置好千机翳元阵,并一同施术之下,短短三日时间,金噬不断鼓胀的身躯,便变得不那么剧烈了,虽然其体内的能量依旧涌动,但不再显得太过恐怖了。见到金噬不再有危险,秦凤鸣也不由长出一口气。金噬,虽然实力强大,对他人而言是一难得的灵兽。但对秦凤鸣而言,却比一只灵兽重要的多。可以说,金噬在他心中早已不是一只灵兽。他已经将金噬当成了最为可以信赖的亲人伙伴。从秦凤鸣还是聚气期小修士时,金噬就已经在他身边了。这一路走来,金噬给秦凤鸣的帮助难以言说。数次生死危机,如果没有金噬在,秦凤鸣根本就无法存活下来。对于金噬感情,秦凤鸣已经将之当成了亲人。如果不是到了万般无法,陨落身死的危险境地,秦凤鸣根本就不会让金噬冒此风险。鹤泫在秦凤鸣心目之中,已经是非常非常亲近的好友。且是那种可以将自己后背毫无顾忌完全交给对方的好友。如果鹤泫被人灭杀,秦凤鸣势必会不遗余力的为其报仇,灭杀仇敌。哪怕对方是一名高过自身修为实力之人,哪怕自己可能会一去不复返,陨落身死。秦凤鸣也不会就此放弃,势必发愤图强,直到手刃仇敌,为鹤泫报仇。因为这是真正朋友之义。二人关系,是可以托付自己性命的无上情谊。只是秦凤鸣不会因为鹤泫身死就心中留下不稳,让心境留下什么破绽。可是如果金噬陨落身死了,秦凤鸣却会心神震荡,精魂不稳,在他心境之上留下不可泯灭的深深印痕。因为秦凤鸣已经将金噬当成了自己最为亲近之人,与妻子父母、兄弟同等地位的存在。这并不是说秦凤鸣对鹤泫有亲疏存在,而是金噬已经与他融为了一体,双方心神相通,神魂相连。看着趴伏在地的小兽虽然体内气息依旧不稳,但状态已经重新变得安稳之后,秦凤鸣心中也一块巨石落地。身形闪动,秦凤鸣在小兽身周布置下了一座巨**阵,这一法阵并不是多么强大的法阵,只是起隔绝功效。法阵激发,秦凤鸣立即便驱动饕餮乾坤簋释放出了大量的神魂能量在其中。秦凤鸣这一次在聚魂殿二层之中收集到的神魂能量,他自己都不知具体有多少。饕餮无休无止的全力狂吞食了数日之久,在那小碗之中,足足凝聚出了二十一颗圆珠。一个圆珠储存有多少神魂本源能量,秦凤鸣无法判断。这些能量,对秦凤鸣而言,珍贵异常,不仅可以让噬魂兽吞食,还能够让他修炼化宝鬼炼诀,也可以让修士急速恢复自身神魂能量。秦凤鸣布置一座隔绝气息的法阵,便是要法阵之中充满神魂能量,相助噬魂兽尽早恢复。噬魂兽吞食了大量掩月魔猿精魂能量,此刻还没有完全炼化。具体是否已经进阶,在噬魂兽气息不稳情形下,秦凤鸣不敢去探查它体内情形。不过秦凤鸣确信,就算吞噬了掩月魔猿精魂没有进阶,有这些神魂本源能量,也足可让噬魂兽再凝聚魂婴。将法阵充满神魂能量之后,被饕餮乾坤簋吞入的噬魂魔丝也被释放出了。看着依旧冰寒僵直的噬魂魔丝,秦凤鸣也不由大肆皱眉。噬魂魔丝之中的冰之法阵之力,似乎并不自己散发。如何将之清除,秦凤鸣也不知。在秦凤鸣想来,清除噬魂魔丝上的冰之法则之力,就只有着落在那枚圆珠之上了。只是此刻不是祥加参悟那圆珠之时。秦凤鸣没有花费时间在圆珠上,但却让第二玄魂灵体开始参悟掩月魔猿的精魂本源。当初他与峻岩有约,擒下掩月魔猿精魂本源,秦凤鸣需要参悟其中可能存有的先天灵纹,而掩月魔猿精魂最后归峻岩。此时那精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